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是这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
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一九六六年八月八日)。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
一九五八年的一次讲话,转摘自《毛主席论教育革命》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学制要缩短。课程设置要精简。教材要彻底改革,有的首先删繁就简。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也就是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一九六六年八月八日)
阶级斗争是你们的一门主课。
一九六四年七月五日的一次谈话,转摘自《毛主席论教育革命》
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心的一环,课目不宜过多,阶级教育、党的教育与工作必须大大加强。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整理抗大问题的指示(一九三九年七月),转摘自《毛主席论教育革命》
教育知识青年的原则是:
1、教育他们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克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
2、教育他们有纪律性、组织性,反对组织上的无政府主义与自由主义;
3、教育他们决心深入下层实际工作,反对轻视实际工作经验;
4、教育他们接近工农,决心为工农服务,反对看不起工农的意识。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整理抗大问题的指示(一九三九年七月),转摘自《毛主席论教育革命》
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转摘自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
一切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凡是可能的,一律试办工厂或者农场,进行生产,作到自给或者半自给。学生实行半工半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这些学校可以多招些学生,但是不要国家增加经费。
一切高等工业学校可以进行生产的实验室和附属工场,除了保证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以外,都应当尽可能地进行生产。此外,还可以由学生和教师同当地的工厂订立参加劳动的合同。一切农业学校除了在自己的农场进行生产,还可以同当地的农业合作社订立参加劳动的合同,并且派教师住到合作社去,使理论和实际结合。农业学校应当由合作社保送一部分合于条件的人入学。
农村里的中、小学都要同当地的农业合作社订立合同,参加农、副业生产劳动。农村学生还应当利用假期、假日或者课余时间回到本村参加生产。
大学校和城市里的中等学校,在可能条件下,可以由几个学校联合设立附属工厂或者作坊,也可以同工厂、工地或者服务行业订立参加劳动的合同。
一切有土地的大、中、小学,应当设立附属农场;没有土地而邻近郊区的学校,可以到农业合作社参加劳动。
工作方法(草案)(一九五八年一月),转摘自《毛主席论教育革命》
进行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要依靠学校中广大革命的学生,革命的教员,革命的工人,要依靠他们中间的积极分子,即决心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无产阶级革命派。
转摘自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三日《人民日报》
实现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必须有工人阶级领导,必须有工人群众参加,配合解放军战士,同学校的学生、教员、工人中决心把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到底的积极分子实行革命的三结合。工人宣传队要在学校中长期留下去,参加学校中全部斗、批、改任务,并且永远领导学校。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者一一贫下中农管理学校。
转摘自一九六八年八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
如工人条件成熟,所有军事院校均应派工人随同军管人员进去。打破知识分子独霸的一统天下。
对《关于工人进军事院校及尚未联合起来的军事院校实行军管的通知》的批示(一九六八年九月二日)
办教育也要看干部。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要看学校的校长和党委究竟是怎么样,他们的政治水平如何来决定。
学校的校长、教员是为学生服务的,不是学生为校长、教员服务的。
接见几内亚教育代表团的谈话(一九六五年八月八日),转摘自《毛主席论教育革命》